第五章 --新结婚时代.

陈蓝签售现场那支从天而降的救援队伍,是何建国组织的。顾小航帮了点儿忙——是帮姐夫而不是帮姐姐——叫了十几个人去,既然是他通知姐夫张罗的此事,他当然就有了一份责任。而他之所以要通知姐夫张罗此事,是想给姐夫一个立功的机会。

从心里说,顾小航对他这个姐夫印象不坏,心眼好,人厚道,智商不低,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才,如果不是有那么一点儿窝囊的话,得算是十全十美。说来也矛盾,姐夫在他家勤勤恳恳买做饭,让他在觉着享受的同时,也瞧他不起。客观地说,从旁观者的角度上说,一个男人在丈母娘家里活到这个份儿上,是不是窝囊?窝囊,很窝囊。他就是冲着他的这份窝囊,才瞧他不起,才对他所做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毫不在意——当初,何建国的感觉相当准确。小航对何建国印象的转变缘于他们的那次交手,那次交手他败了,他正是从自己的失败中看到了姐夫的血性。同时,也看到了对方的强悍。小航一向尊重强者,哪怕对方是他的敌人。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从比自己弱的人的交往中获得快感。因此,在这次小西对何建国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决绝时,顾小航颇为着急,他实在不愿就这样失去这个已然十全十美的姐夫。固然,姐夫打老婆不对,但是,打和打又不一样,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孤立地看教条地看。姐姐那张嘴他知道,根本就没个把门的,只要一生起气来,说起话来那就是打机关枪,突突突突,怎么伤人怎么来,更何况那天还是当着何建国爹的面,还是因为她说话伤到了何建国的爹。替何建国想想,夹在父亲和媳妇中间,他动手实属无奈。同时小航也替姐姐急,一个女的,三十多了,豆腐渣了,这么优秀的丈夫没主动提出来休你就不错了,你还不说小心巴结着珍惜着,闹什么闹?真离了婚再上哪儿去找何建国这样的,除非你不打算再结婚了!

那天,接到姐姐让他去当“书托”的电话后,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回绝。这时姐姐开始在那头言辞恳切恳求,说这事对她是如何如何重要,他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这个主意。放下姐姐的电话,立马给姐夫打电话。二人在电话中如此这般商量了一番,决定了行动方案。至少要组织四五十人是姐夫提出来的,说是人少了难以形成气势。同时还说这四五十人要一齐出现,否则也难形成气势。而后又说,至时两人各找一个最靠得住的朋友,负责在书店门口召集各自的人,他们俩不能出面,以防万一碰到熟人对小西影响不好——理科出身的人思维就是这样的缜密周全——最后他说,在预定时间将到时,两路人马会合,开去现场制造气氛。

小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十几个志愿者,就这,还是在许诺了一顿顿的饭之后,对方才勉强答应。这他理解,叫他,也会觉此事委实不堪。何建国却能一气找了三十多个,令小航惊讶。后来方知,他跟人家说,去当“书托”是形式,内容是为了挽救他们的夫妻关系。事情上升到了这个高度,哪个朋友好意思推却?但同时这也说明,他是有人缘的。否则,你再不幸,别说是离婚,就是死人,关人家什么事?当然还谈到了购书款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人不约而同达成了共识:由何建国付费将书收回,交给小西,让小西拿到出版社去报销,或说,去邀功。

顾小西站在电话方几旁边,看着那堆《我被包养的三年》发愣,任她再聪明,也无法想到这里头的曲曲折折。这工夫,门开,何建国回来了。

小西看看书,又看看他,用目光问: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何建国说是怎么回事,老老实实原原本本毫不隐瞒地说,从小航开始说起。小西听到一半时心就融化了,两天时间组织了三十多人,三十多人,光打电话跟每个人把事情原委从头到尾说一遍就得半天时间吧?都不一定够。这还在其次,主要的是,何建国这一近乎疯狂的举动等于在向全世界宣布——普通人的“全世界”就是他的亲人熟人朋友——他爱她!爱她顾小西!他不能失去她!……当天晚上她就在自己家住下来了。深夜,两个人躺在床上,相互看着对方消瘦憔悴了不少的脸,许久无语,片刻后,何建国将小西揽进怀里。躺在丈夫温暖有力的怀抱里,小西皱巴巴的心像被抚平了般,踏实柔软而且慵懒,心里惟愿这一刻永恒……一滴水珠打到了她的脸上,她下意识睁开眼睛,是何建国在流泪。流着泪他说,对不起;于是小西也流泪了,也说对不起,说自己不该当着面那样说建国的父亲。何建国说那他也不能动手,请小西相信他再不会有第二回。……

第二天,小航开车,和何建国一块把那堆《我被包养的三年》送去出版社,替小西邀功。小西肚子又开始痛了,虽说不重,还是小心为妙。当小航和何建国及那堆《我被包养的三年》一齐出现在出版社时,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是顾小西干的!简佳带何建国去发行部报销书费,心里头别提多羡慕了。顾小西真幸福啊,父母家在北京,身边有弟弟和老公两个忠诚男人护着宠着,眼下肚子里又怀上了孩子,对一个女人来说,她还缺什么?不缺什么了。

顾小西和何建国从医院出来乘出租车往家里走。小西情绪不高。检查结果不妙,医生让再休一个礼拜。关键不在这里,再休一个礼拜没有问题,问题是,不知道一个礼拜之后是不是还得休。问医生医生说一礼拜之后再查再说。一想起医生说的保胎一直到生的,小西心里就怵。保胎一直到生,生完了还得休产假,里外里得近两年时间,两年时间不上班,经济上的损失先不说,她担心的是,两年之后,社里还能不能有她的位子。现在社里时不时会冒出几张新鲜年轻的面孔,你就是早九晚五兢兢业业,都有可能被他们替代,何况一消失两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它就得死在沙滩上,这是规律,规律就是不可抗拒。这些话她没有跟何建国说,说了又能怎么样?孩子不要了?那又得把八百年前的老账都扯出来,她不能。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她再也不想让从前发生的事情影响到他们的现在了。

何建国心里的事情也没跟小西说。那事情比小西心里的事情要严重,严重得多。他在想,小西这会不会就是习惯性流产了?要是的话,结果会怎么样?说实话,他不在乎有没有孩子,在孩子和小西之间,他更在乎小西,但是,他们家呢?哥哥那边生了两个女孩儿,要是爹娘知道小西生不了孩子,还能容忍她吗?

车内在播放交通台的节目,一个专家正在为司机们答疑解惑,那些问题在何建国听来全都是小儿科,不用专家,他都能解答了。为证明自己,他就在问题提出之后专家回答之前抢答,正确率八九不离十。连前面开车的出租司机都禁不住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另眼相看的一眼,令小西心酸:对男人来说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他喜爱的生活方式,得给建国买车了,贷款也得买,好的买不起,一辆富康自由人总可以。心里想着嘴里就说了,何建国听了后沉默很久,而后说出的话在外人听来,与刚才的话题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他说:“我跟家里说,盖房的事,我们实在困难,我们马上要有孩子了,正需要钱。”停停,“我让他们先把老房卖了。”

小西闻此把头埋在了何建国的肩上。车驶去……

结果建国家不同意把老房卖了,说是老房卖了一家人住在哪里。这消息何建国没敢告诉小西。她的情况很不好,又去医院查,医生又让继续在家保胎,她当场差点儿哭了出来。头天简佳来家看她时给她拿来了厚厚的一本文件,是出版社根据上级精神制订的一个竞聘上岗的方案。那么厚的文件核心意思只一个:所有岗位都要重新竞聘,包括最普通的责任编辑岗位。小西当场就急了,问简佳她这种情况怎么办。简佳说她替她问过了,总编说如果不能参加竞聘,就不会有岗位。如果没有岗位,就只能拿最低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的概念是,一个月一千多,奖金、提成,一概没有。小西跟何建国商量这事,何建国认为小西眼下不宜于去参加什么竞聘,小西不同意。“要我说还是去。上下班打车,再不,让小航送两天。到单位不过就是开开会,说说话,顶多打打字。”

“自欺欺人了自欺欺人了,它能是开开会说说话这么简单吗?你争我抢明争暗斗,你又是个要强的人,碰到什么看不惯的,再跟人顶起来。不行不行,心理成本太高,肚子里的孩子会受不了的。就不去,按国家规定,他也不能开除你。”

“是不能开除。可是如果没有岗位,一个月一千来块钱,等生下了孩子,靠什么来养?做父母得有做父母的资格。你不让我去竞岗是为了孩子,我去竞岗也是为了孩子。建国,我不想做贫困母亲,不不不,是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做贫困父母的孩子,我受不了!”

“小西,你是不是得了生产忧郁症啊?别胡思乱想了。这样吧,我们来计划一下,你就在家里安心保胎,家里的日常开销全我付。你的手机停掉算了,这样每月的手机费就能省出几百元,再说打手机对胎儿也不好。还有,你怀了孩子,也不需要买化妆品了,化妆品都有激素,对孕妇不好——”

小西打断他的话:“你的意思,我从此后就跟要下蛋的母鸡似的,光吃点饲料就成了,一门心思下蛋孵蛋?”

何建国耐心道:“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尽受穷。你以前就是花钱太大手大脚,一顿饭几百块,做一个头发几百块,买一件衣服几百块,有必要吗?”

“建国,我不希望仅仅是活着,”小西一字字道,“我希望能活得有一点点品质,不可以吗?”

“实在不行,”何建国沉吟一会儿,“孩子生下来后,送到农村我爸妈那儿。农村花销少……”

“送到农村?送到农村我还不如不生他!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输在起跑线上!”

“等上学的时候再接回来嘛……”

“到那时候就晚了!”

“你什么意思?在你眼里,我们农村只能出白痴吗?”

“何建国,我好好跟你商量,你别找事啊!”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了,关键时刻,何建国闭了嘴。深知,这事从根上说,是他理亏。这次他们和好之后,小西父母联手找他们、主要是找何建国谈了一次话,态度明确表示,他们不反对子女孝顺父母——他们也是父母,但他们认为,子女和父母之间更重要的是尊重,双方对彼此的尊重。为此,小西爸还就“孝顺”一词做了教授一级的注释:“孝”即无违,“顺”即听话,连起来就是无条件地听话。小西妈马上接着小西爸的话道,这不可以!谁也无权也不能打着孝顺的幌子,一方无止境要求另一方全面顺从!他们的话都正确,都是真理,可惜的是,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此地的真理,拿到彼地——比方说拿到何家村——就是谬误。何建国所有的难处,全在这里:他了解此地也了解彼地,他属于此地也属于彼地。身处两地之间,他时时要做一下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最终小西听了何建国的意见,没去参加竞聘,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饶是这么整天在家窝着什么不干,孩子都不一定能保得住,真要去竞聘,孩子肯定保不住。两下权衡,只能先保孩子,下步怎么走,再说下步。

竞聘结果简佳荣升编辑室副主任,主要业绩是陈蓝的那本书。换句话说,顾小西如能参加竞聘,那位置就是顾小西的。听到了这个结果,小西心里别提有多失落。何建国安慰她说朋友做领导还不好?小西点头说也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朋友做领导未必就好,朋友做了领导,你很有可能会因此失去一个朋友。此是后话。

小西的孩子最终没能保住,晒被子时腰给抻了一下,就流了。接到小西的报警电话何建国立刻赶回家带着她去了医院。那时他们的心里还存有希望,检查结果粉碎了他们的希望:孩子保不住了,须马上做刮宫术。那一刻小西如五雷轰顶,不仅是为这个孩子没能保住——晒个被子就流了,看来真的是习惯性流产了!何建国连连安慰她说不会的不可能不至于,但她看得出来他的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他的心里也急更急比她还急。她看着他惨然一笑,道:也许,建国,这是天意。老天爷想让你做孝子,不想让我们有孩子来和你的父母争食。……话音未落一阵优美忧伤的旋律响起,是何建国的手机,他爹打来的,电话大意:鉴于小西怀孕保胎不能上班不能挣钱的情况,全家人重新研究后决定,把老房子卖了,跟买主也商量好了,老房先让他们一家住着,新房子一盖好就搬。买主提前给钱。就是说,不用何建国他们出钱了。小西听完何建国的转述当时就流泪了,他们家连钱都不要了可见他们对孩子的渴望程度。可是,她还能生孩子吗?她如果不能生孩子,何家会怎么样对她?

何建国上班去了。楼里上班上学的也都走了,整个楼里静静的。家里座机、手机也静静的没有声息。以至小西几次以为它们坏了,拿座机往手机上拨,一切正常,令小西心情黯然,大家都忙,顾不上她了。连简佳来电话也不像过去那样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不知是因为忙,还是因为当了副主任的缘故。这天风很大,十八层楼的风更大,呜呜的。这样的天儿呆在家里格外舒服,安全温暖的感觉格外强烈。风虽大,太阳却好,地板上、床上,到处印着一块块阳光,看着在阳光中轻浮的微尘,小西睡了。也是累了,这些天,这么多的事。

电话铃响起来了,何建国的电话。他们村一辆大货车进京时因涉嫌非法载客,被执法站扣了,打电话找到了何建国,何建国是他们村惟一的北京人。接到这个电话后何建国打了一圈电话,无奈他的同学朋友都是IT界的,加上他是外地人,北京根子浅,实在找不到能与执法站搭上关系的关系。他把情况如实告诉了他那位大货车被扣的老乡。不是没想过给小西打个电话,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电话都拨了,又让他按死了。不能再麻烦小西了,知道都不该让她知道,上次他那个什么大伯隔着他去医院直接找小西妈的事,已经让他觉着很没面子了。当下做了决定,以后他家的事,他能办的,办;他不能办的,到他这打住,他得学会说“不”。给老乡打电话说了“不”后,他接着工作。这些天因为家里的事工作耽误太多,否则,小西流产术后,他怎么也应该请假照顾她两天。没想到刚刚拾起被打断的思路,软件正写到酣处,嘣,爹的电话打来了,说的正是那辆被扣的大货车的事。不用说,那位大货的车主打电话给他爹了。爹在电话里让他一定得想办法,车主的哥哥是村委会主任,家里的宅基地村委会主任不发话,就批不下来。换句话说,人家是咱家的恩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家有了难了,咱能见死不救?何建国在电话里争辩说不是不救,是救不了。爹就火了,说救得了得救,救不了也得救!咣,把电话挂了。何建国放下电话后考虑了又考虑,犹豫了再犹豫,无奈之下,还是得给小西打电话。小西家是北京人,尤其她妈,大医院的著名专家,如果肯帮忙,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一句话能救一个家庭,不,两个家庭,车主一家和他爹一家,是非明暗,一目了然。何建国这样说服着自己,一下一下拨了电话,同时在心里设想着小西的回答和他的回答。

“不行!”完全不出何建国所料,小西听后断然拒绝。“跟你爹说,他们非法拉客,人家执法站依法行事,谁出面都没有用!”

“哪里是非法拉客啊,其实就是顺带捎了几个亲戚,没收钱。不是营利性质。……还用问吗?执法站的人想收钱呗。……投诉得花时间花钱,正义需要成本,农民怎么付得起这成本?小西,你看能不能给妈妈说说,看她的病人里有没有能跟执法站说得上话的人——”

“不可能!我妈最不愿求人,更不要说求她的病人,这违背了她的原则。再说了,你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你能保证你老乡说的都是实话吗?”

“绝对实话。那是我们村里最老实的人。小西,你们是北京人,关系多,想想办法,啊?知道吗,执法站让他们交两万块钱的罚款呢!”

小西是在听到“两万块”时沉默了,片刻后说她找找人看,让何建国等她电话。

何建国放下电话后心情复杂,如释重负的同时又惴惴不安。如释重负是为小西答应帮忙,惴惴不安是为利用了小西对他的信任。

顾小西电话打来时简佳正在餐厅的包间里与人吃饭,加上简佳六个人。那五个人是陈蓝、刘凯瑞、发行部主任还有出版社总编和社长。饭局是发行部主任张罗的,严格说是策划的。

《我被包养的三年》一书大卖,发行部主任便想更上层楼,趁热打铁组织一次陈蓝和读者的见面会,为书的销售再添把火。鉴于上次签售经验,陈蓝对自己的市场号召力信心大增,发行部主任一提就欣然同意,比上次动员她搞签售容易多了。但发行部主任并没有因此就心情轻松,那“市场号召力”究竟是怎么回事没有谁比他更清楚,陈蓝的同意才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读者,怎么才能把读者吸引来。仅靠陈蓝的号召力绝对不够,四十岁的一个女人,长相在作家里还算可以,拿到普通人里,也就是中等。就算她不是中等是上等,也不行,现如今,货真价实的年轻美女作家都招不来人呢,何况一中年妇女乎?如此想下去,不知哪根神经一动,想到了刘凯瑞。要是能把刘凯瑞作为读者请来——他不是陈蓝的读者吗?他亲口说过“一向不喜欢女人写的东西,陈蓝女士例外”——要是能把刘凯瑞请来,这个见面会就算是成了。说干就干,马上与刘凯瑞电话联系,打时心里就没抱多大希望,属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那个“打”,当电话中秘书小姐很职业很礼貌地说会把他的意思向刘总转达时,他就完全地不抱希望了。“转达”的意思就是婉拒。果然,此后一天没消息。是快下班的时候,手机响了,当对方报出姓名时一开始他都没能反应过来是谁,后来明白了是谁时感到非常惊讶,正是刘凯瑞的秘书小姐,说刘总同意出席。那一瞬间发行部主任的那颗心啊,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好啦,只要刘凯瑞来,这事就算大功告成!还能把请记者的钱省了,不,记者应该倒找钱才是,刘凯瑞是他们想见就能见的吗?这天发行部主任很晚才下班回家——得抓紧把这事安排落实了,免得夜长梦多——路上开车时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看来,那个刘凯瑞恐怕真的是暗恋陈蓝,原先还以为是记者们瞎炒——好好好,太好了,有这样的铁杆、强势读者,陈蓝的书还愁卖?当下心里就又冒出了一个主意,见面会后,约刘凯瑞一块儿吃顿饭。

读者见面会果然火爆,定的是两个小时,结果两个半小时才打住。见面会结束后,发行部主任就将刘凯瑞、陈蓝、简佳和两位社领导带到了这个早就预订好的餐厅里。简佳开始不同意安排这顿饭,认为没有必要。发行部主任指导她说:“简佳,啊不,简副主任,咱得学会善解人意,得懂得给人陈蓝和刘凯瑞创造机会制造机会,OK?”简佳又说那她就不去了吧,发行部主任就急了,说你是责任编辑你不去,什么意思嘛。说实话安排这顿饭发行部主任是有私心的,那就是,把刘凯瑞作为礼物,送给他的二位社领导。让简佳去,除为让这一切显得自然、公事公办,同时还考虑到就餐人员的性别搭配,两女四男比较合适,只陈蓝一人单调了些,更何况简佳年轻漂亮,只坐在那里不说话,也养眼。简佳只好去。坚持不去,反会让人生疑。

顾小西电话打来的很不是时候。餐厅刚上第二道,芙蓉杂烩。这是一家川馆。定餐馆时先征求或说只征求了刘凯瑞的意见。有什么忌口的吗?忌生猛海鲜。喜欢中餐西餐?中餐。您吃完饭后要去哪里?建国门附近。于是,发行部主任就定下了建国门附近的一家川馆,同时心里对刘凯瑞越发地好感:他如果不是真的不喜欢生猛海鲜和西餐的话,那就只能证明他为人的厚道,为别人省钱,发行部的宣传经费有限。芙蓉杂烩是一道家常,热气腾腾汤汁浓稠。一道上来照例应请席中最“贵”的贵客先用,贵客却把肴转向了简佳,笑说“女士优先”。席上两位女士,他优先简佳显然是为避嫌——这是发行部主任想。简佳不肯“优先”,于是刘凯瑞便亲自动手持箸为其布。谁也不知道刘凯瑞此时的心情,除了简佳。一直以来,刘凯瑞酷爱同简佳吃饭。简佳爱吃饭,吃好饭,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天大的愁事,吃一顿好饭,云消雾散。同简佳吃饭,于他这个有钱而没胃口的人,是一种享受。更绝的是,简佳不论怎么吃,不胖,属上帝的宠儿。他们俩一块儿吃饭,她主吃,他主看,兼负责给她夹和付账。

顾小西的电话就是这个当口上打来的。此前小西已把能找的人找了一个遍,谁也没办法在短时间里找到相关人士为她解决这个难题。难题难在必须是“短时间”内,扣在执法站的大货车上拉的是鱼,虽然现在天气还冷,但也立春了,明天太阳出来一晒,弄不好就臭。因实在找不到人,小西只好给简佳打电话。本不想求她,自她当了领导小西就觉着两人感情上有一些疏离。绝不是小西妒忌,真的是简佳变了。比如,过去一块儿商量选题,简佳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永远是:“你觉着呢?”非常谦虚。她也应该谦虚。顾小西业务好全出版社公认,陈蓝那本书还是小西带着简佳做的,因简佳想晋升高级职称,需要业绩。可当了领导后她立马不一样了。前几天上家里给小西送工资,小西拿出她想的几个选题给她看,明显感觉出了那种不一样,再也没有一句“你觉着呢”,而是边思考边沉吟边用手里的笔在小西的选题上做批注,这个不行,这个可以,这个再考虑考虑——俨然领导口气,还真以为地位高了水平就高了呢!但小西最终还是给简佳打了这个电话,除情况紧急,也是基于对昔日友谊的信任。简佳在电话里的反应令小西欣慰:“小西你别着急让我想想看有没有办法。你等我电话。”态度真诚透着为小西所熟悉的关切。

简佳收了线后就打开“通讯录”查看有无什么可供利用的人选。发行部主任斜眼看她,心里头很是不满:餐桌上总共六个人,有一个人分心分神就会影响餐桌气氛,更何况人家刘凯瑞刚刚给你简佳布了道,你没看见似的,谢都没谢一声,尝都没尝一口,自顾接电话查电话,不像话!简佳感觉到了这不满,边查电话边跟发行部主任做了解释,不料刘凯瑞听了立刻问是哪个执法站,得知是顺义马上掏手机给什么人打了个电话说了这事。五分钟后,电话回复,跟刘凯瑞说事办成了,让事主的亲戚去顺义执法站领人。简佳通知了小西后便起身告辞,说要陪顾小西去,顾小西流产术后才第二天,万一有事,需要人照顾。都是实话,但同时,她也是想借机离开。这种情形下与刘凯瑞共餐,当着她的领导同事还有陈蓝老师的面做戏演戏,太累。没料到刘凯瑞也随即起身,说既然这样就叫我的车子接送一下吧,边说边打电话让司机把车开到餐厅门口,而后就跟着简佳出去了,令剩下的四个人失落。发行部主任是在他们走了一会儿后才想到一个问题:这事让司机“接送一下”就可以嘛,给司机打个电话就可以嘛,刘总裁何必亲力亲为?

洗衣机轰隆隆转着,灶台上沙锅咕嘟嘟响着,房间已收拾一新,何建国仍两手按着抹布,撅着屁股擦地板,腰都疼了。本来他说他去顺义,小西想了想说还是她去。关系是她找的,万一有什么事,何建国还得再找她她还得再找人,更麻烦,这种事快刀斩乱麻为好。于是决定,小西去。放下电话何建国就赶回家了,回到家抄起家伙就干活,一直干到现在。五分钟前接了个电话,那个大货车司机打来的,说是事办完了,挺顺。不知为什么小西一直没电话来,他也不敢主动打电话问,只好闷头在家干活。擦干净地板,洗了抹布,晾上,看时间差不多了,开始炒。最后一盘炒好,门开的声音传来,赶紧端着盘子出去,正是小西,心里头一阵高兴,一手端盘子一手夸张地向餐桌方向做了个手势:“娘子,请用膳!”餐桌上,一桌子的,非常漂亮。

顾小西看都不看一眼,鞋都不脱,直奔卫生间去,在何建国擦得锃亮的地板上留下了一串脏脚印。进卫生间后“砰”地把门关上,家里仿佛没何建国这么个人。何建国自我安慰说也许是她尿急顾不上了。把手里的放到餐桌上,转身上厨房去端沙锅。沙锅端上桌后,小西从卫生间出来,何建国目光殷勤找她的目光,小西仍是看都不看他,径直进了卧室。进卧室后把两只脏鞋一蹬,直接倒在了床上。

何建国跟了进来,低声下气:“我老乡给我来过电话了,说事情办得挺顺的,车已经放行了。也没罚款。他说改天请你吃饭。”

“没那个闲心!”

何建国不屈不挠继续讨好:“你要是累了就先躺会儿,盖上点儿,小心冻着!”拿起件外套往小西身上盖,被小西一把开,用劲儿大了些,外套袖子打到了挂在床头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两个人的结婚照。结婚照落地,哗,玻璃碎了。何建国咽口气,不声不响拿来扫帚簸箕收拾,一不小心,玻璃碴子扎着了手,顷刻间就冒出一个大血珠子。他“哎哟”了一声,略有些夸张,以期能引起小西关心注意。岂料顾小西纹丝不动,侧身躺在那里,聋了哑了一般。何建国就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小声嘟囔了一句:“小西,给我们家办点儿事你就这样,至于吗?”

小西闻此“腾”地从床上坐起来:“何建国!你还好意思跟我说这样的话!我问你,是你说的那车主和坐车的人是亲戚,是不是?……结果到了那儿我就跟人掰扯,说他们不是营利性拉人,是亲戚。人家说,人我们两边分头扣着呢,不相信我带你们去问!结果,车主和车上的人根本不认识,明明白白的非法拉人!当着刘凯瑞简佳的面我这脸没处放没处搁的,要有个地缝,都能钻进去——什么人哪?不仅撒谎,还耍赖!……何建国,你让我帮忙为什么不跟我说实话?骗我也就骗了,关键的是,还骗了人家简佳和刘凯瑞!”

何建国立刻气短。凭直觉他早就知道那大货车司机有问题,这话他当时之所以没说,怕说了小西不肯帮忙。这时只能硬着头皮搪塞:“可他电话里确实跟我是这么说的……”

“可他说他没有跟你这么说!到底是你撒谎啊还是他撒谎?!……何建国,你不打包票说他是你们全村最老实的农民吗?最老实的农民都敢撒这谎?!”

“……那是因为说实话吃亏太多。”

“说谎就能占到便宜了?说谎更让人看不起!何建国,其实你什么都清楚,什么都知道,你就是想,不管怎么样先糊弄着我去给你们家办事就成。至于我怎么样,我死我活,你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吃饭吧,别生气了,以后他们的事儿我再也不管了。”何建国极力隐忍,力求息事宁人,“吃饭吧,啊?”

“不吃!不饿!气都气饱了!”

“你还要我怎么样?”何建国终于耐不住了,“要我给你跪下,替我们全村父老乡亲给你跪下,说今天可是亏了你了,要不我们村的那车货可就全瞎了……”

小西尖叫起来:“你还好意思说风凉话!你大概早忘了今天是我术后的第二天了吧!”

何建国也有点儿不管不顾了:“什么术后?人流术后!我们村的妇女做人流,完了事自己骑上自行车从卫生院回来,到了地头,自行车一扔,下地干活!”

“我和她们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压根儿不是一个品种!”

闻此言何建国双眼瞪得要冒出火来,血脉贲张,双拳握起——谁说只有动手打人才是家庭暴力?如此恶语相向难道不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前者打击的是肉体,后者摧残的是心灵,二者相较,后者重!——当然他最终没有动手,暴怒之下理智尚存,如果二人利用各自优势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日子就别想过下去了。但是不动手光动嘴他又不是顾小西对手:一、她是女的,有先天生理优势;二、她是中文系毕业,有后天修养补充。又不甘就这么认输,只好采三十六计之上计——走。说走就走,当下找出个双肩包来,开始收拾东西。打开柜子抽屉,找到他的衣服,抓出来成团地往包里塞,同时嘴里找补:“好好好!说得好!我这样的品种,配不上你!配不上趁早走,别高攀!”

“你还来劲儿了你!”小西不吃这套,“合着我帮你的忙还帮错了,早知道这样我这是何苦?今天看病明天扣车后天还不知道又有啥事,我能管的管不能管的也管,没想到到头来还得看你的脸色!”

“谁看谁的脸色?……顾小西,你以为我愿意求你吗?你知道每次求你我得下多大决心?今天接到你的电话说要去执法站,放下电话我就离开了公司,班不加了,工作不管了。立马上街买回家做饭收拾屋子。垃圾倒了,衣服洗了,地擦了三遍。为什么?为了讨你的好,为了让你回来高兴一点儿,别生气,别找茬儿——我伺候我们老板也没这么小心!”

“说得好!说得对!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一步到位!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你现在对我就是这样的。跟你说何建国,现在哪天你要对我好一点儿,我这心里头立刻高度警惕:你又有什么事了?远的不说,那年春节,那天你下班回来给我买了把百合花,我当时心里就想,他有什么事?果不其然,两小时后,你就跟我说你妈想我了,想让我春节跟你回去一趟!”

“你还有脸说这个!说这个我就来气!我妈让你春节回去一趟过分吗?咱俩结婚六年了,六年里六个春节,你就上我们家去过一回。我是男的还在你们家过了两个春节呢!你是女的——”

“哪条法律规定过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

“这不需要法律规定,这是人之常情。”

“爹妈跟儿女要钱也是人之常情?”

“不仅是人之常情,还是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

“什么样的赡养义务?郭巨埋子式、割股疗亲式还是卧冰求鲤式?”

一连串的“式”令何建国全无置喙余地招架之力,偏偏这时他的双肩包在吵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装满了。说实话他本来拿包收拾东西也就是个姿态,并没真的想走,盛怒之下也没忘小西现在需要人照顾。但对方是如此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得理不让人根本就不给他一个台阶下。现在包装满了,什么都塞不进去了,怎么办?只能背上包走人,没有再赖着不走的理由了呀!

随着“咣”的那声关门声,小西泪刷一下子下来了,又委屈又担心。委屈的是,医生说让卧床休息三天她这床还没卧热乎呢,就得为他们家的事往外跑,那么冷的天,跑到顺义,流产术后才第二天,一急一跑,下面的血一股股地流。回家进厕所一看,血不仅把卫生巾浸得滑溜溜的再无一丝吸纳余地,还把她的衬裤毛裤外裤一并浸透,幸亏外面穿的是黑裤子。没想到家来没得到安慰不说,他还生气!还离家出走!同时又不能不担心,天这么晚了,这么冷,他北京又没有家,能上哪里去?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有方”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鄙” 本节查询“芳”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音”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