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格达活佛.

49

在和煦的阳光下,白利寺大殿上的法轮闪着耀眼的光芒。

客厅里,格达正送走一批客人,白玛曲珍、志玛央宗和向巴泽仁又走了进来。

坐定后,心直口快的白玛曲珍说:“听说仁波切要去西藏,这是真的?”

格达笑着点点头。

白玛曲珍担心地说:“可是,听说金沙江边已经驻扎了不少藏军,现在去……”

向巴泽仁也跟着说:“是呀!这不是自己往虎口里送吗?”

格达坦然地笑了笑说:“没那么严重吧!看起来,这好像是去闯地狱之门,但这门,迟早是要去闯的呀!”

白玛曲珍不解地说:“那为什么不等着同解放军一起去呢?”

“当然可以。不过,我能先去做做工作,亲自告诉那里的人民和喇嘛们,人民政府和解放军是西藏人民的救星。西藏人民不要再受帝国主义和反动分子的欺骗。为和平解放西藏减少一些阻力,那不更好吗?”

向巴泽仁说:“那么,我们能为仁波切您做点什么呢?”

“你们不都已经报名参加了支前队了吗?据估计,支前队很快就要出发了。”

“不过,我现在已经改变了主意。”向巴泽仁说。

“不去支前?”

向巴泽仁迟疑地说:“我想……如果能够护送仁波切去西藏……”

“不行啊,现在已经有四个人同我去啦!”

“加上我正好六个人,不多!别看我不是猎人,对付豺狼虎豹我还是有两下子的。听说这一路之上并不安宁,我不去能行吗?不仅我不放心,乡亲们也不放心啊!”

格达想了想说:“志玛央宗,你看呢?”

向巴泽仁抢过话茬:“她呀,恨不得我今天就走呢,我一离开,她就像放了羊那样啰!”

志玛央宗怨嗔地说:“在仁波切面前也开这种玩笑,不害羞!”

益西群批走来低声对格达说:“桑登和郎呷大头人看仁波切您来啦!”

“请他们进来吧!”

白玛曲珍咕哝道:“郎呷,是那个老色鬼吧?我一辈子都不想见到他!”说着便起身告辞:“仁波切,我们改日再来拜访。”

白玛曲珍在走廊上同郎呷碰了个正着。四目相对,郎呷不由地一怔,随即慌乱地低头侧身走了过去。

益西群批拉着向巴泽仁的手,送他们走到院内用卵石铺成的路上。

益西群批问道:“你真的要护送仁波切去西藏?”

向巴泽仁点点头说:“我们这一下又可以像儿时那样整天在一起玩啰!”

益西群批认真地说:“这可不是好玩的。要吃很大的苦。怎么,你女儿参军这一走,你就忍心把阿嫂一人扔在家里?”

向巴泽仁说:“她参加了支前队,很快就要出发。她呀,一惯都是支持我的,是吧?央宗!”

走在一旁的志玛央宗无可奈何地瞟了向巴泽仁一眼,淡淡地笑了笑。

益西群批回到客厅时,格达同桑登、郎呷谈兴正浓。

这时,格达对郎呷说:“这就对了嘛!应当出来走一走。”

“要不是听说你要去西藏,你牵一百匹骏马去也不能把他接出来。”桑登说。

郎呷辩解说:“我最近可不是第一次出门呀!”

益西群批对格达说:“寺庙里聚集了好多乡亲,听说仁波切您要去西藏,都赶来请您摸顶赐福。”

格达问道:“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乡亲们吧?”

益西群批应道:“还有雅砻江对岸的,人还不少呢!”

格达数着自己的手指节说:“告诉附近几村子的乡亲们,能不能请他们先回去,明天我到各村去看望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时,一定满足他们的愿望。”

于是,第二天上午,格达身穿普通黄缎袈裟,同益西群批走进一个小村庄。当他们来到一座一楼一底的平顶房屋时,院内传来牧羊犬吠的声音。

格达下马。益西群批把两匹马拴在木柱上,取下裹褡搭在肩上。

这时,随着大门开启,一个中年汉子走了出来。

中年汉子惊讶地说:“啊啧!是格达仁波切啊,快请进!快请进!”

在中年汉子的引导下,格达和益西群批熟门熟路走进大门。经过院内拴着的那条像熊狮般的牧羊犬旁边时,牧羊犬嗅了嗅,向他们摇起尾巴。

他们走上宽大的木板楼梯,经过走廊,拐进一间客厅兼卧室。在临窗铺着卡垫的藏床上,拥被坐着平旺老人。

平旺有气无力地说:“辛苦啰!仁波切!”

“不辛苦,老阿爸,你这病……?”格达问。虽已年近五旬,但对年龄比他大的多的老人,格达仍是十分尊敬。

“好多了,多亏吃了仁波切您的神药。”

格达在床边坐下来,亲切地问道:“头还疼吗?”

平旺摇摇头:“就是这腿还使不上劲!仁波切,你说我还能重新站起来吗?”

格达笑着安慰他说:“相信等到我从西藏回来,你老的腿病早就好起来啰!到那时,你不但能走路,还能跳踢踏舞呢!”

“仁波切你很快就要起程?”

“亚!”格达点点头说:“所以,在临走前我再来看看你老人家的病,希望你能尽快好起来。”

平旺叹了口气说:“可惜啊!我这把老骨头不能为仁波切您做点什么,只能每天捻着佛珠为仁波切您平安去西藏多念几遍‘唵嘛呢叭咪口牛’!”

“谢谢您!平旺阿爸,你现在能不能下地试着走一走?”格达说着即同益西群批一起扶着平旺老人下床。平旺战战兢兢地站了一会,便又坐在床上。

“平旺阿爸,你这病在腿上,实则在头上,气阴两虚,血行不畅,再服三个月的药,你的病就一定能够好起来的。”格达接着对益西群批说:“给老阿爸取珍珠七十味十粒,珍珠二十五味二十五粒。”

益西群批打开裹褡取药时,格达就给平旺摸顶赐福,然后,再给他颈上系上一根消灾避难的红丝绳。

平旺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一把拉过格达,俩人的额头久久地碰在一起。

平旺放开格达后,双手合十:“此去拉萨,路途遥远,祝仁波切您一路平安,早去早回!”

50

1950年7月上旬末的一天黎明,宁静而温馨。在白利寺里,喇嘛、扎巴们忙忙碌碌地走来走去,正在为格达出行做准备。而在白利寺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家家房顶上“煨桑”的轻烟缭绕,经幡在微风中摇曳。

熹微晨光中。白利寺的寺院大门缓缓开启。一队仪仗在铁棒喇嘛的带领下走出大门,同时,数支长号从门楼上伸出。

佛乐齐鸣。格达身着拉让巴格西黄缎袈裟,在住持和大管家的陪同下走出大门。

大门外,数百名群众聚集在那里夹道欢送。白玛曲珍、志玛央宗泪眼模糊地站在那里,他们纷纷向格达敬献哈达,祝他一路平安,有的老阿妈还失声痛哭,情景十分感人。

格达在仪仗队的引导下,走过群众欢送队伍,接着是部队的机关工作人员和文工队员。一身戎装的央金走上前一步向格达行了个军礼,并敬献了哈达。

格达握着央金的手问道:“现在你是……?”

“报告副主席:我现在是康藏工作队队员。”

格达叮嘱说:“好啊!你阿爸这下可就放心了。要听部队首长的话,好好工作,争取立功受奖,戴上大红花。”

再往前,就有桑登、郎呷等土司头人、活佛站在那里送行。他们纷纷向格达献上哈达,互行佛礼告别。桑登给他献上哈达后,俩人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桑登的眼睛湿润了。他把头转向东方天际看了看说:

“今天天气特别好,初升的太阳也来为你送行!”

欢送队伍的最后,天宝、吴忠和一五四团副团长顾草萍、政治处主任肖伦亦等部队领导站在那里。格达走来后,吴忠和天宝三人一起骑上马并辔而行,边走边交谈。送了一程,格达下马依依惜别。他说:

“天委员、吴师长请你们留步。你们如果再送下去我们就更加难舍难分,我也许就很难迈开脚步了!”吴忠下马给格达献上哈达紧紧握住格达的手说:

“好啊!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副主席一路多保重!”

天宝给格达献上哈达后:“祝副主席一路平安吉祥!胜利而归。”

格达感情深沉地说:“希望我们相见在拉萨。”

格达骑上一匹雪青马,同吴忠、天宝等挥手告别。在一匹领头驮骡的鞍梁上,插了一面蓝底白字的大旗,上书“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政府副主席”,十分耀眼。格达同随行人员一行沐浴着朝阳骑马朝西北方向的雪山深处进发。

高原初秋的朝阳暖融融地照耀着大地,碧空如洗,和风习习。格达一行走上一个漫坡。他驻马回头放眼生养他的故乡:右前方,是一座连着一座迤逦而去的雪峰,巍巍雪山融化滋润着辽阔的田野,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养育着万千子民;左前方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一马平川。平川上地里是一片片正在扬花抽穗的麦苗,微风吹拂,绿波荡漾。他深深地呼吸着麦苗沁人心脾的馨香,仿佛闻到了一股股青稞的浓香味,看到了丰收的喜人景象。他带着对故乡深深地依恋,带着对未来新的希望,毅然拨转马头,昂头挺胸策马而去。

从白利寺出发后第四天,格达一行开始翻越终年积雪的雀儿山。当地流传着“雀儿山,鸟难飞,马不翻”的民谣。他们艰难地朝山上爬去。由于山高缺氧,连格达的乘马也三步一喘,五步一停很难迈开脚步。

随行的益西群批和向巴泽仁下马,一个在前面拉着格达的坐骑雪青马,一个在后面赶。

然而,刚走不几步,雪青马再也迈不开脚步,浑身冒着热气,摇摇晃晃。

向巴泽仁说:“赶快换一匹马。”

格达在益西群批和向巴泽仁搀扶下骑上一匹枣红马。可没走多远,枣红马也难以迈开脚步。

益西群批无计可施。向巴泽仁想了想说:“我们扶着仁波切走吧!”

向巴泽仁和益西群批扶着格达往山顶走去。

明亮的天空突然飘来一片乌云,狂风顿起,飞沙走石。接着,一阵拳头般大小的冰雹砸下,他们行进更加困难。又一阵狂风刮来,他们三人一起被刮倒在地。

向巴泽仁一看格达的嘴唇发紫,脸色发青,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情况危急,便对益西群批说:“快!再挑一匹好马来,没有好马,挑一匹骡子也行,请仁波切骑上赶快翻过山去……”

益西群批牵来一匹黝黑发亮的骡子,同向巴泽仁一起,把格达扶上骡子。俩人奋力赶着骡子,同狂风冰雹展开殊死搏斗。

雀儿山垭道旁的玛尼堆上,有一根高高的经幡猛地被狂风刮倒。

他们一行很快就要冲过山垭。但格达骑的那匹黑骡子浑身颤抖着,突然一个趔趄,格达也随着被摔了下来。手疾眼快的向巴泽仁急忙一个箭步窜上去把他扶住。

向巴泽仁也喘息不定。他叹道:“麻尼咚!高高的雀儿山,真是名不虚传啊!”

倒在地上的骡子,四蹄晃动了几下再也不能动弹。

格达看着死去的骡子,痛心疾首。他双手合十,嘴里微弱地为它念起经来。

向巴泽仁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仁波切,我们快走啊!在这里多停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益西群批也说:“我们返回来时再为它念经祈祷吧!”

狂风一阵紧似一阵向他们袭来。益西群批和向巴泽仁搀扶着格达,奋力冲过山垭。

格达一行从白利寺出发后的第六天到达德格县城。他们当天分别朝拜了更庆寺和藏族文化宝库印经院。更庆寺有位资深的喇嘛在同格达交谈时,谈到了金沙江西岸藏军的情况。格达深感此去西藏责任重大,而且困难不小。他不忍心让更多的朋友同他一道去西藏冒风险。他决定除留下管家热勒、侍卫长益西群批和寺庙的两个随从及向巴泽仁外,让随行的柏志和两个随员返回甘孜。他的这一想法早在三天前到达马尼干戈时已给柏志谈过,但柏志执意要陪同他前往拉萨。时至今日,格达再一次对柏志提出来,他说:

“柏志啊!此去西藏,别说要担风险,就是这一去遥遥数千里,晓行夜宿,餐风饮雨,看着你陪着我这样受苦受累,我心里实在不安啊!你就不必再往前了,明天就返回甘孜去吧!”

柏志恳切地说:“仁波切!我思之再三,还是希望能陪同您入藏。虽然我在拉萨的朋友不多,但我相随在仁波切身边,随时也好有个照应啊!”

格达深情地说:“这些年来,你和我情同手足,患难与共,我真希望我们能一道入藏。但是,此去西藏劝和是要冒风险的。而这一路辛苦刚才已经说过了。正因为如此,我才不能让你跟我一道去拉萨。相信我从拉萨回来后,我们还在一起为建设新康藏、建设好我们洁白美丽的家乡效力。我再一次地请求你返回甘孜,明天我们就要渡过金沙江了,据说那边住了不少藏军,他们犹如一群被围困的野兽,随时都会伤人的。”

柏志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睛湿润了,第二天上午,只得同格达依依惜别,回甘孜去了。

51

这天下午,当夕阳西斜的时候,格达一行来到金沙江边。大家下马准备渡江。但江岸无船。遥望江对岸才看见有一只牛皮船晾晒在岸上。

格达显得疲惫不堪。益西群批和向巴泽仁把他扶坐在专为他铺设的卡垫上。

向巴泽仁担心地说:“仁波切!你身体欠安,要不今天就在这里住下,明天上午再设法过江,好吗?”

格达轻轻咳嗽两声,强打精神说:“不,照这样的速度,何时才能到达昌都呀?记得那年我去拉萨参加祈祷大法会,从甘孜到这里,只走了五天,可这次,已经走了六天了吧?”

在一旁的热勒管家更是担心地说:“赶路要紧,但仁波切你的身体更重要啊!”

格达坚持地摇摇头说:“还是先过江吧!”于是向巴泽仁用他那洪钟般的声音朝对岸呼喊起来:“啊……嗨嗨!”

江西岸晾晒牛皮船不远的山坡上,孤零零地坐落着一幢民房。随着向巴泽仁的不断呼喊声,从民房里走出一个老阿爸来。

格达欣喜地说:“一看那人就是老船工格桑扎西,今天过江有望了。”

向巴泽仁感到奇怪地说:“仁波切你认识他?”

“我同他呀,虽然几年才能见上一面,但我们就像长在一只手上的指头,亲密得很哪!”

对岸正是格桑扎西,他这时正迈着笃实的脚步朝江边走去。可是,他刚走不远,就从后面追来两个持枪藏兵。

藏兵洛桑边跑边喊:“格桑扎西,不准开船!”

格桑扎西不予理睬,转身继续朝江边走去。

两个藏兵气急败坏地追上来。

藏兵降措叫苦不迭。他说:“格桑叔叔!要是放过来解放军的探子,上司会要我们的命……”

格桑扎西哼声道:“对岸原本就是一些喇嘛,哪来的解放军?”

洛桑讷讷地说:“今天是我们在这里巡逻……”

格桑扎西声色俱厉地说:“那又怎么样?不好交差是不是?要是你们不滚开,明天早上起床最好先摸摸自已的脑袋还扛在肩膀上没有?”两个藏兵顿时被镇住了。

降措胆怯地说:“好好,我们当什么也没看见。”

格桑扎西警告说:“不仅是什么都没有看见,还什么也不知道,懂吗?”

两个藏兵“拉索、拉索”地答应着慢腾腾地溜走。

格桑扎西扛起晾晒在岸上的牛皮船,走到江边,放到江里。正准备划走,他的孙子洛呷跑来。

洛呷自告奋勇地说:“阿爷,我也过江去接他们。”

格桑扎西反问道:“你知道他们都是谁?”

“不是你常说的格达仁波切他们吗?除了他们,阿爷你才不会跑得这么快啊!”

东岸的格达看见格桑扎西和他的孙子划着牛皮船过江来,高兴地站起身来向江里眺望。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牛皮船才划了过来,快到江边时,格桑扎西跳下牛皮船,把缆绳交给向巴泽仁,紧走几步,就同格达双手拉在一起。

格桑扎西仔细地打量着格达,说:“仁波切!一路辛苦了。多年不见,你的身体还好吗?”

“我这不是很健壮吗?”格达说。

格桑扎西问道:“你们这是去那里啊?”

“拉萨”,格达说:“又给你添麻烦来了!”

格桑扎西激动地说:“自从那年你去拉萨路过这里以后,我每年都在门前那棵大柏树上刻上一道线,一年又一年,至到今天才把你盼来……”

这时,洛呷站在牛皮船上叫道:“仁波切,益西群批阿哥!”

格达打量着那个笃实的小伙子说:“嗬!这是洛呷吗?几年不见都长成大小伙子啦!”

格桑扎西说:“他呀!还是一条没换毛的牛犊,又调皮又任性。他早就认出来你们来了,所以就嚷着要过江来接你们。”

格达问道“刚才看见你们好像把两个藏兵轰走了。他们在江边干什么?”

“村里住了许多藏军,他们白天像猫头鹰那样躲在家里,只派两个人到江边来巡逻。这些巡逻的藏军像讨人嫌的狗,离开了主子,就只好夹着尾巴啰!他们竟然不准我过江来接你们!”

“为什么?”

“担心你们是共产党的探子。”

向巴泽仁在一旁插话说:“我们啊,还不够资格哩!”

格达笑眯眯地说:“不过,这次我们确实带来了福音,晚上咱哥俩再好好聊吧!现在先过江。”

向巴泽仁对赶马的人说:“大家快把马鞍卸下来!”

益西群批吃惊地问道:“要赶马过江?这可是金沙江啊!”

向巴泽仁胸有成竹地说:“试试吧,这里的江面不比雅砻江宽。如果不这样,只好过江后再去雇马,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继续赶路呢?仁波切,你看……?”

格达说:“你有把握吗?”

向巴泽仁信心十足地说:“当然。”

“那好。过江吧!”

洛呷听说要赶马过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只见这时向巴泽仁飞身骑上一匹灰白马。双脚一夹,拉起缰绳,催马朝江里走去。益西群批和几个随行人员把其余马匹全部赶到江里。

格桑扎西惊愣住了。他迅速跨上牛皮船,同孙子一起划去为过江的马群保驾。他最担心的是骑马带头过江的向巴泽仁。

向巴泽仁骑的马游到江心,惭惭沉了下去,江面上只浮着马头,江水也淹到他的颈脖。

洛呷惊叫起来:“啊啧!……”

格桑扎西斥责道:“快划!”

看着江心正在同滚滚江水搏击的向巴泽仁,格达的心一下被提到了嗓子眼上,他深深地为向巴泽仁担忧。也就在这时,他不由地想起了当年那匹白龙驹。要是白龙驹还在而且健壮,向巴泽仁这时骑着他过江那就安全多了。可惜,据说在三年前白龙驹因已经老了,该退役了,被白玛曲珍给它颈上系了根丝绳赶到草原深处去放了生。

这时向巴泽仁骑马终于渡到西岸。他浑身湿透,但他不能停留,必须迅速地把那些已经上岸的马缰绳抓住。

格桑扎西爷孙把牛皮船靠到岸边。立即跳下船去帮助向巴泽仁拴马。

洛呷看着剽悍骁勇的向巴泽仁,眼里闪着褶褶光亮。

当格桑扎西爷孙最后划着牛皮船将格达一行接过江来时,天色已晚。格达决定当晚就住在格桑扎西家,明日再早早起床赶路。

52

金沙江边的秋夜,月明星稀,凉风习习。远处的村子里,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在格桑扎西的平顶房内,格达一行同主人一起围坐在火塘边。火塘上悬着的一只土陶茶壶,冒着蒸蒸热气。闪动的篝火映在格达疲乏的脸上。但他显得异常兴奋。

格达说:“解放军就是当年我给你讲过的红军,已经到达甘孜,很快就要进军西藏……”

火光映着格桑扎西古铜色的脸:“是吗?他们要经过这里吧?这里可是去拉萨的必经之路。”

格达说:“解放军正在做入藏前的准备,只等一声令下,立即就会开过来。”

格桑扎西如怨如诉般的说:“我可以对着太阳城拉萨起誓:这一带的老百姓已经被藏军作践够了,多么希望解放军救苦救难的菩萨兵快来,把那些魔鬼统统赶跑!”

“村里住了很多藏军吧?”

格桑扎西说:“一个名叫曲嘎的汝本(营长)带了一百多人,他们是专门从拉萨调来驻守江防的,怕共产党打过来。”

“你看,他们能守得住吗?”

格桑扎西鄙夷地说:“他们欺压百姓个个都很在行,谁知打起仗来又如何呢?”

大门外向巴泽仁警惕地站在那里,密切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正在这时,黑夜里大摇大摆地走来两个藏兵。当他们发觉向巴泽仁时,立即举枪逼过来。

藏兵甲道:“括热(喂),干什么的?”

向巴泽仁诙谐地答:“吃糌粑的。”

藏兵甲走过来审视着向巴泽仁,没好气地说:“谁同你开玩笑!你不是本地人吧?从哪里来?”

“甘孜。”

藏兵乙步步紧逼,厉声问道:“到哪里去?”

“昌都。”

藏兵甲:“干什么?”

“这年头能干什么?做点小生意。”

藏兵甲围着向巴泽仁转了一圈后说:“我看不是吧?你是红汉人派过来的探子。”

向巴泽仁揶揄道:“你们藏军怎么全是一个腔调,凡是从金沙江东边过来的人都是解放军的探子。要真是那样的话,兄弟,你们的脑袋未必现在还扛在肩膀上!不是吓唬你们,解放军个个都是神枪手。我看过他们在五十步外插了三枝香,连发三枪,三枝香被打灭,而解放军的狙击手更是厉害,你们如果同解放军作战,他们说要打你的眼睛,决不会打着你的鼻子!”

两个藏兵听着,谈虎色变,不禁浑身开始哆嗦起来。

向巴泽仁看在眼里,接着说:“你们何必再去为藏政府卖命呢!所以我说你们应该趁解放军还未到来之前尽快逃回家去。如果回家路费有困难的话,我可以资助你们一些……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银元分别递给藏兵。

两个藏兵刚才的嚣张气焰早已荡然无存。他们双手捧过银元,嘴里不住地说:“罗司!罗司!”

临离开前,藏兵甲说:“葱本啦!如果你真是要去昌都做生意的话,明天就赶快离开这里,否则让我们的长官知道了,不好办!”

向巴泽仁目送两个藏兵消失在黑色里。他坐下来吸鼻烟,用右手拇指捏着鼻烟末往鼻孔里送。

洛呷轻脚轻手地走来。向巴泽仁霍地站起来,问道:“谁?”

洛呷的话音里带着讥笑说:“怎么?才把你们接过江来就不认识啦?”

向巴泽仁感到有些尴尬,说:“我还以为是……”

洛呷递给他一件布藏装:“阿哥快换上吧!你看你这一身衣服。”

向巴泽仁这才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已身上仍有些潮湿的衣服,乐呵呵地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干的,再说,这样穿着倒还凉爽!”

洛呷坐下来同向巴泽仁聊天。

“你的家乡在……?”洛呷问道。

“洁白美丽的甘孜。”向巴泽仁回答。

“你们这是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吗?”

“太阳城拉萨。”

“拉萨?我能同你们一道去吗?”

“那可不行!”向巴泽仁说:“你知道这去拉萨有多远?再说,你阿爷就你这么一个独孙子,他能让你离开他老人家吗?”

“阿爷他可管不着!”洛呷倔犟地说:“腿长在我身上”。

“不,这样不好。一定要取得阿爷的同意,不然会让他伤心的。”

洛呷嘟着嘴什么也不愿说了。他心里想的什么,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当夜。在藏军营地。头戴呢帽,身穿浑褐色宽袖大领“楚巴”的甲本(连长)顿珠紧紧盯着士兵降措和洛桑,好一会儿才说:“今天下午是你们在江边渡口巡逻的吗?”

降措和洛桑紧张地点了点头。

顿珠声色俱厉地说:“从江东有人过来没有?”

降措和洛桑浑身有些哆嗦。降措结结巴巴地说:“没……没有。”

顿珠“哼”了一声道:“没有!你们知道过来的那些喇嘛是干什么的?”

“喇嘛?不是去拉萨朝圣的吗?”

“你们怎么知道凡是喇嘛就是去拉萨朝圣的呢?他们要不是朝圣而是共产党的密探,你们又该当何罪?”

降措和洛桑惊愣住了。突然,俩人不约而同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求道:“本波啦饶命!本波啦饶命!”

顿珠意味深长地:“只怕是汝本本波啦饶不了你们!”

降措和洛桑先是一怔,接着,他俩似乎已经心领神会,犹豫了一下,就分别将一摞银元送到顿珠手里。顿珠接过银元,在手里掂了掂,揣进怀里,转身朝曲嘎卧室走去。

顿珠推门走进卧室,猛然发现曲嘎正搂着女人睡觉。可是那女人醒着,欲起身,顿珠向她摆了摆手,就转身走出卧室。

第二天上午,太阳快要升上中天了,曲嘎这才懒洋洋地起床披着衣服坐在床上,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淫邪地盯着正在抹酥油茶壶的那个年轻女人的突胸肥臀。

顿珠这时走进来,立正举手敬礼:“报告汝本,昨天晚上,从江边过来几个喇嘛,住在船工格桑扎西家里,今天一早就到江达去了。”

曲嘎感到突然。他眉头紧皱闷声问道:“他们去那里干什么?”

“不知道。只知道其中有一个名叫格达的活佛。打的旗号是什么“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曲嘎眨了眨狡猾的眼睛说:“噢!他是加玛(红汉人)那边的大人物啊?怎么以前没听说过?”

顿珠吞吞吐吐地说:“我……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的。”

“难道我们派到甘孜去的人就像是扔进金沙江里的石头,这方面的消息一点都没有吗?”

“没有。算来他们已经去了十六天了。”

“这些人到底要到江达去干什么?为什么不早向我报告?”

“我……如果这件事很重要的话,我立即派人去把他们追回来。”

曲嘎气汹汹地骂道:“你们全是一堆没用的臭狗屎,追回来干什么?他既然打的是共产党‘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旗号,看样子他是去昌都总管府谈判的,‘双方交战,不斩来使’这你不是不知道,你把他追回来有什么用?再说,像他这样的大人物谁能管得了?你还是我?”

“那……怎么向驻江达的总管交待……?”

曲嘎没好气地说:“你问我,我又去问谁呢?事已至此,只好这样,立即派人赶在格达到达江达之前把信送到总管那里……”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知之”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道”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铁”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田”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贫”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雾” 本节查询“阁”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祥”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雅”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之心”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公欲”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技”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