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兵马俑 --神话.

御书房中,督造皇陵的官员跪在书桌前,秦皇大发雷霆,皇陵建造工期又被延误,他下令把官员拉出去杀了。秦皇正叹息没有一个得力的官员,在一边侍奉的赵高心中一动,趁机向秦皇说:“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上好的人选。”

秦始皇说:“说说看。”

赵高推荐蒙毅去督造皇陵,蒙毅在战场上指挥若定,想必修造皇陵一定能保质保量。

听了赵高的话,秦皇还在犹豫中,赵高悄悄提醒说:“如今蒙毅名声在外,可谓功高震主,蒙家军更是只知道蒙毅不知道皇上,将来必成心腹大患。反正现在天下太平,不如削去蒙毅的兵权,给他个闲职。”

秦皇点头同意了赵高的建议,但是又对蒙家军这块烫手山芋由谁来接手举棋不定。

赵高立刻推荐了李由,他也是一员名将,还是蒙恬的学生,想必蒙家军会买他的账。

蒙家军在校场上集合,蒙毅带着李由来到阵前。蒙毅宣布自己将前往督造皇陵,蒙家军则交由李由接管。蒙家军一片哗然,议论纷纷,纷纷叫嚷着不愿蒙毅离开。

蒙毅两眼一瞪,带着怒气呵斥众将士说:“我们蒙家军的军魂是什么?”

众将士齐声回答:“忠肝义胆,勇武传魂。”

蒙毅点头说:“忠义不是指对我蒙毅一个人,而是对国家对誓言。我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一点,无论我们还是不是叫蒙家军。”李由也双手抱拳对着蒙毅施礼道:“忠肝义胆,勇武传魂。我一定记住这句话。”

蒙毅走到旗杆下,庞副将一声号令,整齐的战鼓和号角齐鸣,高悬在校场旗杆顶端的“蒙”字大旗徐徐降下。蒙毅单膝跪下,全体将士跟着单膝跪下,大旗降到地面,庞副将和田长带着六个士兵把大旗整齐地折成方块。

庞副将捧着折好的军旗走到单膝跪下的蒙毅面前,蒙毅双手接过军旗,缓缓站起,双手举过头顶。鼓声骤停,将士们也一起纵声悲怆地高呼。庞副将拔出腰间佩剑,平举在面前,左手握住剑刃,右手抽出宝剑,他的左手手掌上立时布满了鲜血。

将士们都拔出自己的宝剑,和庞副将一样划破自己的左手,高举起来。

庞副将对着蒙毅高声宣誓:“今日,以我手中的铁和血宣誓,我永远是蒙家军的一员,直到战死疆场,我将成为蒙家军忠魂中的一员。”

蒙毅伸出左手紧紧握住了庞副将流血的手说:“无论何时何地,我蒙毅都和兄弟们血脉相连。”

蒙毅和庞副将互相看着,双眼含泪。蒙毅松开庞副将的手,捧着战旗,来到田长面前,和田长流血的手也握在一起,他穿过将士们走向营门外,将士们纷纷把自己的左手按在大旗上,将自己的鲜血与战旗合为了一体。

来到营门口,李由牵着黑风正在那里等着他,蒙毅跳上马,李由庄重地抱拳行礼,说道:“保重!”

庞副将亲自来到战鼓边,拿起鼓槌,敲起了送别的鼓声,鼓声缓慢有力,蒙毅跃上马背,黑风载着蒙毅恋恋不舍地转了好几个圈子,才转头在孤独的鼓声中离开了营门。蒙毅此时在心中慢慢地吐出一口气,他觉得自己瞬间轻松了许多。

蒙毅被派往皇陵任监造一职。监造司的大堂里,正中间摆着一个秦皇陵的巨大沙盘,皇陵的模型矗立其上。

官员向蒙毅介绍了皇陵的宫殿、神道、围墙、河流。掀开四方锥形的封土堆,甚至可以看到地下皇陵的格局。蒙毅看着果然是气势恢弘,不由得连声赞叹。在皇陵的东边,他看到了几个巨大的方形坑洞,感慨地说道:“这里一定就是著名的兵马俑了!”

监造官员愣了一下说道:“什么是兵马俑?”

蒙毅大惊,抓着官员追问:“地球人都知道的兵马俑,你居然不知道?还当什么监造官?”

官员吓坏了,他对蒙毅说道:“大人,下官确实不知道什么兵马俑,更不认识什么地球人。”

蒙毅这才疑惑地问监造官:“大坑是做什么用的?”

“是殉葬坑。”

“什么殉葬坑?”

“这是为皇上做的!”

“什么?”

监造官小声地说:“将来会有军队带着武器殉葬其中,大约会有几千人,作为皇陵在另一个世界的保护者。”

蒙毅听罢大惊,再三追问以确认自己没有听错。蒙毅一个人坐在沙盘边,喃喃自语说:“怎么会这样,难道兵马俑是后世的赝品?难道传世的世界奇迹并不存在?还有几千个士兵就要这样被活生生殉葬?其中会不会有蒙家军的兄弟?”

蒙毅仿佛看到庞副将和田长半截身子已被埋在了土坑里。

蒙毅摇头对自己说,绝不能这样,他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蒙毅让官员招来了几个泥瓦匠,准备了一大堆黏土,他自己脱了外衣,亲自带着他们忙碌起来。

大殿之上,蒙毅上殿启奏秦皇,他有宝物进献皇上,他请皇上移驾皇陵。皇陵的一片空地上,只见有一样东西被黑布遮着。

蒙毅当着秦皇、赵高的面揭开了黑布,两人眼前一亮,只见黑布下面是一个双手拄着长剑的陶俑,大小有如真人,气宇轩昂,栩栩如生。

赵高脱口而出:“兵马俑?”

蒙毅点头微笑说:“没错,这就是他说的宝物——兵马俑!”

蒙毅对秦皇说:“在皇陵规划中是要用数千名士兵殉葬,如此一定会在军队中引起震动不安以致引发兵变,而且人埋在土地下骨肉消减,如何能在地下守护皇陵?所以我提议用陶铸的兵马俑代替活人埋于地下,可以千年不毁万年不朽,守卫皇上千秋万代。”

秦皇仔细查看着陶俑,频频点头。

蒙毅道:“几千个陶俑组成的秦军军阵埋于地下,一定可以惊天地泣鬼神,震慑地下的世界。”

秦皇看着这些陶俑,哈哈大笑,说道:“蒙毅你果然是第一干将,如此惊人的工程恐怕只有你才想得到,我派你来是派对了。”

秦皇随之提出要求有步兵,还要有弓弩手、马队、战车……让地下的鬼神都敬畏他这个开天辟地的第一人!

赵高也趴在坑边观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说:“难道兵马俑是蒙毅弄出来的?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秦皇还突发奇想,让蒙毅按着真人的样子制作陶俑,用他最威猛的将军和士兵的样子烧制这些陶俑,将军中要有蒙恬、李由,当然还要有蒙毅,有了他们永生永世为他守卫皇陵,一定可以铸就千秋霸业!

秦皇大喜之下又升赏了蒙毅,赵高在一旁气得无可奈何。赵高在官署中发脾气,本以为剥夺了蒙毅的兵权可以让他一蹶不振,没想到这个小子在哪里都顺风顺水。

李斯冷笑说:“前几任督造不都被秦皇杀头了,他早晚也是这个下场,让他先得意一阵子,我们慢慢算计他。”赵高点头说:“没错,我们就在这工期上做文章。”

李斯和赵高详细计划了一番。泥瓦匠的工棚里,蒙毅带着众人开始按照一个个士兵的模样塑造一个个陶俑。蒙毅亲自给蒙恬做着陶俑的头像,在他的想象中,蒙恬就坐在旁边板着脸给他做模特,他仔细观察着这位兄长,修改着头像。蒙毅完全沉醉在创作中,忘却了烦恼,乐在其中。

大殿上,赵高念出奏折:“边疆传来消息,图安的国王得知妻子亡故、女儿被囚禁,起兵攻打大秦。”秦皇正犹豫要不要召蒙毅上殿,李由自告奋勇地请命前往迎敌,赵高竭力推荐李由,李斯也为儿子担保。于是秦皇就让李由立即出征,李由表示一定不负众望。

赵高接着说道:“陛下,如今两国交战,按照祖宗规矩要贬低对方的人质,所以现在应该把冷宫中的玉漱变为奴隶,表示对图安的羞辱。”

秦皇犹疑道:“毕竟此事玉漱并没有直接参与。”

李斯看出秦皇心中尚有不舍便说道:“陛下,依臣之意,倒不如只让玉漱与奴隶一起做工,却不刺字变成真正的奴隶。”

秦皇点点头,说道:“就这样办吧,此事就交给中车府令赵高负责吧。”

下朝之后,李斯叫过赵高,对他说:“不能伤了玉漱的性命,皇上心中对她始终念念不忘,说不定过了风头,还会召她回宫。”

赵高眼珠一转,自言自语说道:“不让玉漱死,也可以发配去做最辛苦的工作,让她在操劳中失去风华光彩,自然就会失宠,而且还可以狠狠地刺痛某人的心。”

赵高带着两个太监和一个戴着斗篷的人来到了工棚,一排排兵马俑已经初具规模,看着工匠们忙忙碌碌地制造兵马俑,又脏又累,他笑了起来。他来到蒙毅面前,蒙毅问他:“你来这有何贵干?”

赵高笑着说:“打造兵马俑不是很累吗?我特意给你派来一个苦力,最脏最累的活都让她去做,千万别客气。”说完赵高一挥手掀开了斗篷,那人正是玉漱,她的嘴被布条堵着。

赵高冷笑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为了确保这奴隶不偷懒或者逃跑,皇上还特意派人监督她劳作。”赵高喝令手下的两个太监,在这里全天监视,命令他们不许玉漱休息片刻,也不许给蒙毅长官增添任何麻烦,否则拿他们的脑袋是问。

太监立刻逼着玉漱开始干活,玉漱咬牙忍受着,她在心里对自己说,你一定要装作没事,千万别让蒙毅为你担心。看着羸弱的玉漱摇摇晃晃地搬运物品,工匠们都看不下去了,要过来帮忙,都被太监赶开了。赵高看得高兴,还哼起小调,“太阳出来喜洋洋”。

蒙毅一把抓住赵高,怒问:“玉漱已经病成这样,你还不放过她?”

赵高哈哈大笑说:“我们现在是敌人,你没有听说过‘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吗?”

看着蒙毅气急败坏的样子,赵高大笑着转身离去。

工棚中,烛光熄灭了,一片漆黑中,太监们也睡下了,玉漱悄悄起来,拿过一个陶土头像的雏形,在黑暗中开始慢慢雕塑这个头像。她闭上了眼睛,手指在仅有轮廓的头像上捏着,抹着。她不知疲倦地揉着,仿佛看见蒙毅正跪在她的面前,她的手在蒙毅的头上抚摸着……

窗外,天色已经亮起,太监把玉漱叫醒,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玉漱站起身,看着麻布遮盖的头像,疲惫中却露出了微笑。

蒙毅愁眉不展,坐在工棚中,一直偷偷看着在不远处劳作的玉漱。小月前来看望蒙毅,见到如此场景也很错愕,她过去拦住玉漱让她休息片刻,太监们认出小月,都不敢得罪,只得放过玉漱。

面对小月的关心,玉漱表现出坚韧和乐观,对小月说道:“我每天能看到蒙毅已经是最大的幸福,在这里做苦工是我来到大秦后最快乐的时光,我再也不愿回到宫廷做皇妃。小月,不管你是不是把我看作情敌,我已经把你看作最好的朋友。”说完玉漱揭开盖在陶土头像上的麻布,只见蒙毅的头像已经栩栩如生。看着这个头像,玉漱笑了,这就是她最好的汤药。

玉漱抓住小月的手,用她的指尖在水碗中轻轻沾上水,然后轻轻地在陶土头像上触摸,滑动。小月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她仿佛看见蒙毅正微笑着望着她,任由她触摸脸庞。小月看着自己指尖上沾着的一点点泥浆,泪流满面,她对玉漱说道:“刚才我还在可怜你,现在我却在可怜自己,无论如何,蒙毅心中一直有你,却没有我。”

小月扭头离开了,玉漱看着小月的背影,叹息不已。

这晚,玉漱还想悄悄爬起,没等她起床,两个太监却悄悄起床了,出去了。玉漱悄悄跟着他们,看到他们往水井里丢下了什么。玉漱觉察到不对劲,想偷偷溜去告诉蒙毅。就在她快要接近蒙毅的房间时,被这两个太监追赶上,捂着她的嘴把她拖走了。

从第二天开始,工地里的民伕工匠都开始生病,四肢无力地倒在床上呻吟,御医前来检查病症,却怎么也查不出个中原因。监造官员和蒙毅一起查看,只见工地上一片荒芜,官员着急地说:“已经十多天了,这样下去工期延误,我们的脑袋也会和前几任一样不保!”

两个太监正向赵高报告情况,赵高听过后哈哈大笑,他问起玉漱的情况,太监说:“玉漱这次也染上了疾病,病上加病,身体每况愈下。”赵高更加高兴,赏赐了太监,让他们继续投毒。

工棚里,玉漱也病得躺在床上无法动弹,蒙毅看着着急,想过去关心一下她,却被太监挡住。蒙毅正在着急中,突然空中飘来一股酒香,蒙毅嗅了嗅,这香气竟如此熟悉!说话间,崔文子提着个酒葫芦醉醺醺地走进了工棚。蒙毅大喜,危机时刻崔文子一来,他就放心了,蒙毅问:“谁让你到这里来的?”

文子笑着指指天空。

蒙毅请崔文子先救救玉漱,崔文子看了一眼,叹气说道:“一朝富贵如天,一夕却贱如泥土,真是人生无常。”

文子摇摇晃晃地走向玉漱,结果也被太监拦住,崔文子喝了一口酒,对着太监打了个饱嗝,太监立马昏了过去。崔文子讪笑说:“酒量也太小了。”

文子给玉漱看病的时候,玉漱说出了她看到的太监所为,崔文子笑着点头说:“你原来的疾患是忧思造成的,给你一罐药,你要悄悄服用。”之后崔文子去井里打上一桶水,闻了闻,嗅了嗅,点点头,他取出一包药,倒入酒壶,使劲晃动,然后倒入水井。

文子说道:“只要大家继续喝这眼水井里的水就可以治好疾病。”

蒙毅立刻带着大家打水,分水,给病人服下,他也亲自给玉漱端去一碗,刚刚扶着玉漱喝下,那两个太监就苏醒了过来,冲过来把崔文子和蒙毅撵走了。

夜晚,两个身影又偷偷摸摸来到水井边,往水井中投放东西。

埋伏在暗处的蒙毅和崔文子看见了。蒙毅想要出去抓他们,查问他们的罪责。崔文子拦住蒙毅,说道:“这样没有用,还是查不到赵高,不过我有办法让他们不敢再投毒!”

两个太监投完毒,偷偷摸摸地往回走,经过制作陶俑的泥浆池的时候,突然被一个飞过来的酒葫芦砸在头上昏了过去,栽倒在了泥浆池中。

最近查询记录

本节查询“虽然” 本节查询“仰” 本节查询“令” 本节查询“存” 本节查询“拜” 本节查询“传” 本节查询“敢” 本节查询“何” 本节查询“死于” 本节查询“第二” 本节查询“国” 本节查询“技” 本节查询“王” 本节查询“不离” 本节查询“刑” 本节查询“金” 本节查询“菜” 本节查询“亡” 本节查询“舍” 本节查询“万物” 本节查询“娘” 本节查询“第一” 本节查询“然” 本节查询“大” 本节查询“楼” 本节查询“而得” 本节查询“主宰” 本节查询“春秋” 本节查询“不就” 本节查询“盛” 本节查询“名” 本节查询“圣” 本节查询“音” 本节查询“温” 本节查询“劳” 本节查询“问” 本节查询“字” 本节查询“良” 本节查询“蒙” 本节查询“枝” 本节查询“之门” 本节查询“不及” 本节查询“这般” 本节查询“体面” 本节查询“空” 本节查询“亲自” 本节查询“文” 本节查询“二三” 本节查询“宝” 本节查询“鸡” 本节查询“长生” 本节查询“须” 本节查询“不为” 本节查询“白衣” 本节查询“笑话” 本节查询“天地” 本节查询“女儿” 本节查询“敝” 本节查询“不可思议” 本节查询“殿” 本节查询“屈” 本节查询“不祥” 本节查询“为之” 本节查询“很可能” 本节查询“轻” 本节查询“知之”

反义词

近义词

词组

谜语

造句